top of page

愛恨交織


當孩子看到父母吵架、分開時會無比難過,所以很多孩子暗地心想:「以後我一定不要跟爸爸一樣,拋家棄子。」


但很奇怪的,雖然頭腦這樣告訴自己,可是為了不要和父母一樣,他會很認真觀察父親或母親的行為,當他觀察得越仔細,腦袋就記得越清楚,等到以後有自己的伴侶時,有意無意間,他便做出與父母相同的舉止。 這是為什麼?其中的隱藏心理是,孩子對父母的「忠誠」。 就如【愛與和解】書中提到的單親家庭長大的阿雄,因為老婆覺得他有人格分裂,一段時間常與他吵架,老婆希望他能好好認識自己,鼓勵他到工作坊。他說周遭沒有人能了解他,父親外遇,而且選擇自殺,讓他極度痛恨父親;甚至也曾想自殺。 老師問:「如果你自殺,對事情有幫助嗎?」 阿雄憤怒:「那他自殺就有幫助嗎?他一點都不負責任!」 老師:「是,他自殺沒有幫助,同樣的,如果你自殺呢?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會跟你一樣,有相同的經驗與感受?」 阿雄:「我心裡真的很矛盾、衝突,如果沒有孩子太太,我不知會怎樣。」 周老師分別排列代表阿雄內在的兩個人格:「孤獨的心」及「依靠母親的小孩」;同時也找了四人分別代表阿雄的父母及妻兒。 代表站定後,我們看到阿雄內在的兩個人格遙遙相望,如同阿雄的父母分開兩處。「孤獨的心」不時望向父親,渴望靠近父親;「依靠母親的小孩」則一直陪在母親身邊。 周老師:「你的內在二個人格的確是分開的,而且一個想跟爸爸,一個想跟媽媽。」 而阿雄的小孩,靠近了阿雄「孤獨的心」,兩眼卻在阿雄的父母之間游移不定,也被這樣的分裂影響著。如果處在這樣的分裂家庭,所有的孩子都會感到分裂,為了自己,也為孩子,應該從這樣的父母戰爭中撤離。 於是,阿雄紅著眼眶,在老師的帶領下,跟媽媽道歉,為了分離;然後走到父親前,誠實地表達出心中的憤怒,與哽咽不捨。 終於,我們也見到了內在的二個代表聚攏,一起靠近妻兒。阿雄勇敢面對心中最深的悲痛,重新回到自己的序位,整合了分裂的自己。


19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