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瑪莉安老師是國際知名的系統排列導師,她尤為擅長的是把系統觀和系統排列應用於家庭親子教育以及學校師生關係的領域。感恩于周鼎文老師創辦的國際系統排列機構翻譯出版了瑪莉安老師的書《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得以拜讀此書並拓寬了這一領域的關於系統的認知和洞見。
當聽說瑪莉安老師將來大陸舉辦一期4天的工作坊時,我決心參加,想當面領略老師的風采。四天下來,收穫頗豐,我想就學習到的內容分享一些我的感受,讓沒有去到現場的朋友們得以管中窺豹,能夠收穫一點感悟的話將是我最大的心願。
瑪莉安老師對於孩子充分理解,這也得益於她25年在德國中學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教學經歷以及自己作為兩個男孩的母親的親身經驗。她強調在家庭的這個系統裡有很多隱藏的規律,其中之一就是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即使他們看上去調皮搗蛋,嘴裡說著恨父母的話語。曾經有一個孩子公開對瑪莉安老師說他恨他的爸爸,因為他爸爸酗酒沒有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可是有一天這個孩子曠課了,因為他的爸爸突發急病,他叫來救護車,陪同爸爸一起去醫院救治。瑪莉安老師對他說你不是不愛爸爸嗎?他聳聳肩:“誰叫他是我爸爸呢!”這就是孩子的愛。孩子們會竭盡全力去做父母們讓他們做的事,但是當孩子們感覺情緒沮喪、孤單、痛苦的時候,他們的頭腦就停止運作,就不會好好學習聽課了。這時首先要滿足的是孩子們情感上的需求。
母親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她的愛是孩子們安全感的來源。而母親除了愛孩子之外,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把孩子領到父親那裡,允許並鼓勵孩子去愛他的父親。如果母親做不到這一點,即使她為孩子做了一切的事情,她也是不合格的媽媽,濫用了女人作為母親的權力,剝奪了孩子的力量。特別是養育男孩的母親們,男人和女人有著天生的不同,女人們很難理解男人的想法和行為,憑一己之力也很難把兒子培育成真正的男人。在現場,只要老師聽到當事人說“我的孩子”時,她一定會糾正:“你的孩子並不只是你的孩子,你應該說‘我們的孩子’。孩子們總是既有媽媽也有爸爸,不要把孩子據為自有。”
對於老師來說,他們需要的態度是:面對自己的學生們,深深尊重他們的父母所做的。當老師們可以對學生們說“你們父母所做的工作是第一位的,而我做的工作是第二位的”時候,學生們的反應都是微笑和放鬆,這恰恰有利於他們在學校裡全情投入地學習。在課堂上,在工作中,在任何地方,都有“沒有出席的出席者(absent attendant)”——背後的影響和支持者,特別是父母。當我們可以體會自己不是一個人,有父母的力量和影響在背後支持的時候,會感覺自己更有能力和力量面對問題和挑戰。瑪莉安老師也多次深情回憶起她自己當學校校長的音樂家父親,在台下的我也深受感動,我想也許就是源於這份支持,瑪莉安老師也獲得了在教育領域持續探索的動力吧。
瑪莉安老師也特別強調“感受你的感受”。她解釋說頭腦很靈活,擅長解釋各種原因理由,而真實的身體感受只有一個,真相就是存在在身體裡的。想要發現事件背後的奧秘,只需要打開心靈對於身體的感受。如今的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都是強調知識的傳授,漠視甚至禁止孩子們談論和探索各種自己的感受。這樣,我們和自己在一起,頭腦會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卻不是發現“真相是怎樣”。當發現令我們難受的情緒上來的時候,只需要呼氣,大口呼氣,身體裡積壓的那些情緒就有機會離開。去感受,讓它經過,我們就成為了情緒的主人。
瑪莉安老師在排列個案中,有著自己明顯的風格。在女性排列師的角度,瑪莉安老師獨具特色,既有母親般的溫柔包容,也有教師般的嚴格淩厲,直指核心。忘不了老師個案進行時還在說:“假如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將會失去這個兒子!”而結尾的時候她會邀請在場所有人站起來,鞠躬,對當事人家族所有人的命運報以最誠摯的尊重。瑪莉安老師對於現場的代表也是十分信任,她甚至沒有解釋何為代表以及如何做代表,就開始了排列。儘管現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系統排列,在瑪莉安老師開放的態度影響下,大家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在個案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接下來略分享一二,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們下次有機會親臨現場,親自感受老師的個案排列功夫。
這次工作坊有很多孩子參加,小的只有6、7歲,大的已經成年。在有關父母和孩子的個案中,總是會發現這個規律:伴侶關係優先于親子關係,愛另一半就是愛孩子的基礎。對於媽媽來說尤為重要。女人擁有天然的力量,會令男人恐懼。因為男人不知道女人會不會把我的孩子生下來,會不會撫養我的孩子。如果一個媽媽沒有一顆敞開的心,能夠允許孩子愛爸爸,孩子會失去自己的力量,也無法在學校裡好好學習,因為學校往往是父權的象徵。
另外,中國的媽媽們很多都有一個態度,就是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希望孩子們儘快獨立。其實這是對孩子自然成長的一個打擾。讓孩子只做孩子,是媽媽的一個正確態度。媽媽對於孩子的期待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小時候對於媽媽的愛沒有得到滿足,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已。
這次許多個案都是面對伴侶關係、事業以及問題感到無力,瑪莉安老師在個案的最後都是讓母親的代表抱住當事人躺20分鐘左右,讓當事人感受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重新從母親那裡獲得愛與力量。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給我們愛的永遠都是母親。即使孩子大了,可以獨立去探索這個世界了,面對挫折和沮喪,他依然需要回到母親那裡,好像充電一樣,讓母愛帶給他溫暖和力量。
還有一些個案是對於逝去的親人沒有表達悲傷,那個情緒就一直堵著,無法釋懷。真實的生命總是有開始,有結束。情緒也如此,悲傷需要有一個開始,它才會有結束的那一天。否則,傷痛會一直都在,那是因為我們不想讓親人離開。悲傷也是上天的一份禮物,我們無法控制另一個人去表達他的悲傷。其他的“負面”情緒也是一樣,當你想把它去掉的時候,它的力量會變大。比如焦慮,如果真的有一天你發現沒有一點焦慮了,你甚至可能會質疑:“我還活著嗎?”對於情緒,瑪莉安老師也有精彩的論述,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瑪莉安老師在做個案的時候也是揮灑自如,這次工作坊還做了兩個企業組織系統排列的個案。孩子們在學校的經歷,就是個體社會化的經歷。有此經驗,瑪莉安老師對於團隊協作和管理也頗有心得,個案做的十分精彩。
當然,瑪莉安老師幾乎在每個個案裡都會強調“尊重和感激”,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去表達的。尊重我們的生命,接受它作為父母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是唯一的寶藏。感謝父母為我們做的,感謝在我們生命中所有的發生。當我們開始鞠躬,感謝,臣服的時候,愛就開始流動,生命就變得富有價值,我們也會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在工作坊結束的時候,所有的參與者都充滿了對於老師的感恩,特別是個案當事人,那份重獲心靈自由的快樂溢於言表。我也收穫多多,在此分享的內容受到我本人主觀角度和能力的影響,挂一漏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有緣人能親自感受瑪莉安老師的現場魅力!
瑪莉安老師親子工作坊 學員心得分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