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案例分享]為什麼我不喜歡錢?

為什麼我不喜歡錢? 在我們身邊,其實也不乏很多人總會忍不住地想要花錢,一旦有錢,就會無意識地、不受控制地把錢花掉。甚至,有些人會很不喜歡錢,會故意把自己的錢全部都揮霍掉。對於金錢,這些人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很多時候他們沒有看到、沒有覺察。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人“不喜歡錢”呢?這些行為背後,有著怎樣的深層原因呢? [案例分享] 玉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總是想要為他人花錢?哥哥買房子,她為哥哥花了幾十萬;哥哥的孩子,她也花了幾十萬。她感覺自己心裡是不喜歡金錢的,總想把它們花光。但是很多時候,她並不為自己花錢。那麼,她和金錢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兩者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在“玉霞”與“金錢”的排列中,我們看看這兩位代表都是怎樣的感覺。玉霞的代表感覺自己與金錢之間有著很多巨大的阻礙。而金錢的代表表示並不願意靠近玉霞,感覺很難受,很有壓力。 周鼎文老師問玉霞:“你與媽媽的關係怎樣呢?” 她回答,自己跟媽媽關係很好;所以,當初媽媽去世時,她悲傷不已。 然後,她說到了媽媽去世時的狀況。其實媽媽生前是信奉基督的,但是去世後家裡人商量,最後採用了佛教的葬禮儀式。 “為什麼呢?”周老師疑惑地問到。 “因為我外公是信佛的。媽媽生前,因為宗教信仰與外公不同,兩人產生嚴重衝突,甚至鬧翻。我最後說服了家裡人選擇了佛教儀式,就是希望能夠讓媽媽和外公有份和解。” “顯然,玉霞出於對媽媽的愛,替媽媽承擔了很多責任。她在潛意識中,甚至扛起了媽媽背上的十字架,她想要代替媽媽拯救他們的大家庭,所以玉霞一直都在為家裡人花錢。”周老師解釋到。 但是,我們不是他人的救世主,每個人都需要承擔起他自己的責任。我們可以給予他人支援與幫助,但是要學會給予的學問,放下自己想要拯救他人的心念。除此之外,更要學會做人的智慧,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來。 玉霞說如果自己不去幫助家裡人,不給予他們金錢上的資助,她內心就會有著沉重的罪惡感。對,正是這份罪惡感,我們要勇於承擔,並帶著它,保持自己經濟上、精神上的獨立與自由,這才是成長,這才是成熟的愛。我們不能夠因為自己的罪惡感而背負他人的責任,奪走他人成長的機會。 (文中個案為化名,節錄自周鼎文老師工作坊)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良知是隻變色龍

在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我們有不同的標準 良知在「連結」上運作的時候, 唯一的標準是我們所屬群體的價值觀,因此,從不同群體來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屬於好幾個群體的人,在每一個群體裡所表現的也不一樣。 當社會背景改變時,良知意識就像變色龍一樣改變它的顏色,以便在新的情況裡保護我們...

 
 
 
如何讓孩子遠離不良誘惑?

歸屬感對孩子等同愛和幸福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一旦我們擁有歸屬感,就會感覺輕鬆愉快,會有安全感。而一旦缺乏歸屬感,我們就會感覺沮喪、孤單、寂寞、壓抑,會想找機會離開,重新尋找一個有歸屬感的環境。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他賴以生存的就是家庭,讓他得以存活的人就是父母。所以,...

 
 
 

Comments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