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格解離:知道或者不知道
里昂-露絲對解離的現象特別感興趣,解離最主要特征是:感覺迷失、 不知所措、被拋棄感、與世界的失聯感,以及感到自我是不被愛的、空虛的、 無助的、被困住的以及不堪重負的。她發現了一個「驚人和意想不到的聯系」——母親在子女生命頭兩年的不投入和不回應與孩子成年期間的解離症狀有聯系。...
2023年7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48 次查看
0 則留言


父母教養孩子需要達成共識嗎?
在我的教書生涯中,一直有家長對我說,當他們無法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他們也無法跟配偶達成共識。這些向我透露挫折感的母親和父親,聽到我的回應通常非常驚訝:「你不需要和配偶達成共識。」 他們無法想像這怎麼可能有用, 我告訴他們,孩子多半早就知道父親和母親個人的重要價值觀是什麼,如果...
2023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91 次查看
0 則留言


父母離異下孩子如何擁有健全的身心
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走向兩種不同的發展: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公平或公正,可能會從事律師、員警之類的職業,或熱衷於鍛煉,希望能夠保護爸爸或著媽媽。這種情下,排列師需要引導孩子從父母關係中退出來尊重父母相處的方式,回到自己作為孩子的序位上,用成熟的方式去愛父母...
2023年6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55 次查看
0 則留言


進行系統排列個案的7大須知
(1)只有當你努力過了,但問題仍困擾著你,或問題非常急切,真正需要的時候,才做系統排列。只有好奇心是不夠的。 (2)心態很重要:不要期待排列師或任何人把你的問題解決了,而是你自己願意成長願意改變,願意負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不斷不抱怨,排列師才能用他的專業幫助你重新看待問題並尋...
2023年6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68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系統排列看良知(2)
良知的分類與作用 良知可以分為個人良知、集體良知和靈性良知,其區別如下: 1. 個人良知 個人良知(personal conscience)就是我們的想法、感受或做法是否符合某些人的要求或期待,而這些人通常是家庭、公司等我們所歸屬的群體。個人良知的功能就是確保我們跟這些人或...
2023年5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2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尊重和感激』~瑪莉安老師親子工作坊學員心得
德國瑪莉安老師是國際知名的系統排列導師,她尤為擅長的是把系統觀和系統排列應用於家庭親子教育以及學校師生關係的領域。感恩于周鼎文老師創辦的國際系統排列機構翻譯出版了瑪莉安老師的書《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得以拜讀此書並拓寬了這一領域的關於系統的認知和洞見。...
2023年5月2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19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如何運用「系統排列」在學校教育
老師尊重一個孩子,其實就是尊重這孩子的原生家庭,這份尊重也包括含對整個家族命運的尊重,不管我們認為家族命運對這孩子發展和學習意願的影響是正面或負面都一樣。我們只是老師。孩子與他們自己的命運、家族一直相繫相連著,當孩子成功接納自己的命運時,在困難的系統排列就可以看見轉機。...
2023年5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從系統排列看良知(1)
系統排列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問,是一門活著的學問,它並非來自於學術。海寧格先生只是把他在排列場域中所領悟到的洞見與眾人分享,他從未把系統排列的知識變成一套理論。因此,系統排列不是某種理論知識,而是可以直接體驗的生命科學,透過系統排列,海寧格先生、全世界成千上萬優秀的系統排列師...
2023年5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42 次查看
0 則留言


系統中的認同與牽連糾葛 (2)
牽連糾葛的來源 牽連糾葛通常來源於系統中有被排除的成員,被排除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某位家族成員因為發生了令人難過的事,如意外、自殺、重病 等,我們無法接受他的不幸,所以在心裡有意無意地把他遺忘。 (2)某位家族成員做了某些事,如侵占他人錢財、亂倫暴力、誣告犯...
2023年5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47 次查看
0 則留言


系統中的認同與牽連糾葛 (1)
什麼是認同與牽連糾葛? 每個人在家族系統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如果他的位置被排除了,這時候就會產生一個黑洞,家族裡的其他人會被吸引去填補這個黑洞,會偏離自己的軌道而去取代被排除者的位置,並在無意識裡產生「認同」(identification),重複被排除者的行為模式與生命遭...
2023年5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69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